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查看: 156|回复: 0

【智慧妙语】145_灭贪嗔痴-克治欲望 ☆专题畅听

[复制链接]

2万

主题

2万

帖子

8万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82843
发表于 2024-3-11 05:32:30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本帖最后由 妙言辞 于 2024-3-11 09:48 编辑

 妙语专题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返回目录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上一篇:  下一篇: 

一表通

故事•视文

故事•文音

【智慧妙语】145_灭贪嗔痴-克治欲望

【灭贪嗔痴-克治欲望】


[点击标题可直达]


●0853» 佛陀治“贪”

●0854» 李旦还魂记

●0855» 金子是毒蛇

●0856» 放生池的乌龟

●0857» 爽约的楚庄王

●0858» 乌龟与野干的启示

●0859» 7000块钱的包


:标题点击仅适合手机版

☟【灭贪嗔痴-克治欲望】


.


佛陀治“贪”

——20161007 日本·东京

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,要懂得积善德。有一次释迦牟尼佛在外面化缘,得到了一个芒果,远处一个婆罗门乞丐看到之后,跑过来向佛要这个芒果,佛想给他,但是佛没有立即给他,而是对他说:“如果你说‘我不要’,我就把这个芒果给你。”乞丐迫不及待地冲着佛说:“我不要,我不要。”(你们很多人可能想“你不是不要吗?那我不给你”——那是现代人)。佛陀就说:“好,我现在给你。”那个人得到芒果之后一边吃一边跑开了。佛陀有个弟子叫阿难,阿难非常有智慧,他问佛陀:“佛陀,你也不是不给他,但是你为什么要叫他说一遍‘我不要’,再给他呢?”佛说:“唉,这个人贪心太重啊!我看他多少世当中只说过‘要’,从来没有说过‘不要’,所以我今天让他说一遍‘我不要’,以种下善根,将来这个善果成熟,他就会得到善报啊!”


李旦还魂记

——20160705 香港

一个古代真实的故事。说的在南宋的时候,在广陵地区有一个男的名字叫李旦,他平时对老人家很恭敬,为人非常的朴实。在当地谁都知道他,因品行最好而闻名。但是天有不测风云,元嘉三年,非常好的李旦在正月十四突然去世了。家里人悲痛万分,忙着给他准备后事,但是家里人一摸他的胸口,说:“怎么胸口是暖暖的?会不会没死呢?”大家就不敢给他下葬,希望他能够复活——尽管这个希望非常的渺茫。没想到,七天之后,李旦果然苏醒过来。虽然神志还不太清楚,但经过家人的悉心调理,几天后李旦就能吃东西,神志恢复。大家问他:“你怎么了?七天你像死去一样。”他就努力地把自己死去的时间做的事情回想起来,他说:“几天前,我晚上睡觉的时候,突然有一个人手里拿着一叠信,来到我的床前跟我说话:‘泰山府君,叫你去一趟。’”这个人说完,没等李旦反应过来就把他带走。李旦随着这个人一直往北走,路很平坦,但没有什么行人。李旦十分的疑惑:“泰山府君在哪里?走这个路怎么有点像进城一样。”带路的人依然一声不说话,李旦想:“我该不是被人家骗了吧?”因为在梦中和真实一样,他没有感觉自己的魂魄不在。终于前面出现了一片金碧辉煌的宫殿,这是一座王城,每座楼台华丽美观,李旦觉得到了仙境一般。他想,这种地方非凡人所居住,肯定没有受骗。这里戒备森严。李旦进了宫殿,层层深入,终于来到了大厅。厅中坐有三十多个人,一个个表情庄严。有一个人气度非凡,像一个王者,他的左右各有一百个侍卫,全副武装,整个大厅气氛犹如衙门的公堂一样。那个像国王一样的人见李旦来了,对周围的人说:“嗯,把地狱的情况给李旦看看吧,让世人都要知道,地狱究竟是怎么一回事。”“轰”一下,李旦还没想过来,他已经堕落了云雾之中。刚才还栩栩如生的画面全部不见了,他来到了地狱。李旦看见四周都是生前犯下罪恶,死后到这里来受地狱惩罚的各种罪人,他们一个个在地狱里痛苦地呻吟,嘴里不断地喊着“救命啊,救命啊”,个个挣扎在血淋淋的受刑台上。李旦见此惨状,惨不忍睹。一会儿又有狱卒来传话:“泰山府君相信你对地府的事情已经看得很清楚,你现在可以返回阳间,如果以后我们需要你再来,你还必须再过来。你走吧。”这个时候李旦神识离开地府,就像做梦一样,醒来的时候已经有七天七夜了。李旦恍然大悟地说:“泰山府君想必要我回来告诉大家地狱的存在。”几年过去,也没有人找过他。到了元嘉六年的正月,李旦又死了一次,像上次一样,七天后又活了,又讲了一番和上次一样的故事。不过这一次他还带回了地狱中一些囚犯给阳间家人的寄语,他们说:“活着的时候,我为了追求一时痛快,贪图享受,造了恶业。当时也没有人知道,没想到死后要受这么大的惩罚。”他们都希望现在活着的子孙后代要记住教训,好好行善。这些罪囚也没有说清楚让李旦去找谁,只是告诉他自己姓什么名什么。一开始,李旦回到阳间以为无处查询,后来居然按着他们的姓氏找了几次,每一个死掉的人全部都找到他们的家了。“过些年,地府还要收一批罪人。”泰山府君对李旦说,“在阳间将会有疾病流行,只有佛家弟子受八关斋戒,还有在家居士奉守五戒十善,唯有行善之人才可以免除此祸根。”李旦将此话告诉乡亲父老。果然没有多久,国内真的来了一场瘟疫,而李旦和其他奉行五戒十善的佛弟子平安地度过了这场灾难。这个故事就是告诉我们:做人不要因为你看不见,就以为没有报应。记住,这个报应如影随形,我们学佛人要知因懂果,你只要种因,一定会有果的发生。种下去的种子,果一定会长出来,不是不报,时候未到。


金子是毒蛇

——20120929 哈佛大学演讲

佛陀当年有一个弟子叫阿难,佛陀跟阿难两个人正在路上走路,突然看到路上有一坛金子,佛陀看到金子之后,就对阿难说,这是一条“毒蛇”。阿难马上就说,是的,佛陀,这是“毒蛇”,两个人看也不看,就走了过去。走了不远,来了一对农家父子,两个人走过去,突然之间看见这个坛子,打开一看,是金子。开心得不得了,把金子抱到家里之后,开心的拿出几锭金子到市场上去买东西,但是过去的金子上面全部刻有标记,其实这坛金子是一个小偷从皇家偷出来,被皇家追赶的时候放在马路边上的。他们是农民不识字,拿出金子到市场上去买东西,结果被人家抓到官府去。当他们被绑起来,要杀头的时候,他们才说,我们现在才知道佛陀为什么说这坛金子是"毒蛇"。所以我们要懂得我们不要起心动念、有贪念,人不能贪,一贪,念头一错,你的因果就开始变化。如果有恨,心中就会滋长出一种毒素,所以长期心态不好的人,他慢慢的会生恶病。所以经常不开心的人,他一定会生病。


放生池的乌龟

——20161120 澳大利亚墨尔本

过去有位年轻的修行人,在深山打坐,他的师父常常教诫弟子说:“你如果想修行修得好,首先要戒止自己的五欲之心(贪瞋痴慢疑);如果你能降服五欲,心不被外境引诱,才能真正达到修行的境界。”这位年轻的修行者就经常思考:“到底五欲对修行人有什么害处呢?”有一天,他走到以外的放生池旁,看到一只乌龟慢条斯理的从池里爬上来,这时来了一只狐狸,狐狸看到乌龟张口就咬,乌龟很快地把头缩回去;狐狸又要咬乌龟的脚,乌龟又很快的把脚缩进壳里。过了一会儿,乌龟以为狐狸走远了,就把头脚伸出来,没想到狐狸看见了又跑回来要咬它;如此反复多次,狐狸疲于奔命,终于离去了。乌龟看到狐狸走远了,把头和脚再伸出来,在水中自在地游、爬行。年轻的修行者看到这一幕,忽然顿悟──乌龟的头和脚不就像我们修行人的五根吗?而狐狸则像外在的五欲六尘一样对我们进行伤害。别人骂我们一句,我们回到家气得不得了,恨,不断折磨自己一百次。别人对你的诽谤,你会在家难过、吃不下饭睡不着觉。社会上给你很多的陷阱就像狐狸一样,你没有用智慧,就很可能会被伤害。学佛要时时刻刻守护自己的心,谨守身口意,不要有分秒放逸的机会,这就是修行。


爽约的楚庄王

——20151206 澳大利亚·墨尔本

人要学会克制自己的欲望,春秋“五霸”之一的楚庄王就是一个能够主动隔绝欲望的典型例子。一次,子柸请楚庄王赴宴,他爽快的答应了。子柸在金台将宴会准备就绪,可楚庄王就是没有到来。第二天,子柸拜见楚庄王,询问没有赴宴的原因,楚庄王说:“我听说你在金台摆下盛宴,金台这个地方向南可以看见廖山,脚下正对着方皇之水,左面是长江,右面是淮河,到了那里,人会快乐的忘记了死的痛苦,像我这样德行浅薄的人,难以承受如此的快乐,我怕自己会沉迷于此,流连忘返,耽误治理国家的大事,所以我改变初衷,决定不来赴宴。”楚庄王不去赴宴是为了克制自己享乐的欲望,楚庄王能注意自己的欲望,和欲望保持一定的距离。而我们现在的人,连一点酒都不能克制,所以为什么经常会有人醉酒驾车被罚款,甚至被抓到监狱里去。人要学会克制自己的欲望,所以楚庄王就是有这种精神,他登基之后,“三年不鸣,一鸣惊人。三年不飞,一飞冲天。”他成为一个治国有方的君王。所以古来今往,凡成大事之人,他都有克制自己的能力,我们不能被自己一点点的欲望牵着鼻子走。如果你不能主宰自己的欲望,你就会成为它的奴隶。


乌龟与野干的启示

——20170219 新加坡世界

有一位年轻的修行者,他在深山道场里打坐用功。他的师父常常告诫弟子们:“你们如果想修行,首先要戒止五欲之心。如果你们能够降伏你们的五欲,心不被外界所引诱,才可以真正达到修行的境界。”这位年轻的修行者经过思考:到底五欲对修行人有什么害处呢?有一天他走到放生池旁,看到一只乌龟慢条斯理地爬上来,这时来了一只野干(像狐狸一样的动物),野干看到乌龟,张口要咬它,乌龟“唰”把头缩进去,野干一看咬不到头,就去咬它的腿,乌龟“唰”又把腿缩进去。过一会儿,乌龟以为野干走远了,就把头脚伸出来,没想到被野干看见了,又跑回来咬它。如此反复多次,野干疲于奔命,无所获,终于离去。乌龟看到野干走远了,把头和脚伸出来继续游水爬行。年轻的修行者看到这一幕,忽然有所顿悟:乌龟的头和脚,不就像修行人的五根一样吗?而野干,就像外在的五尘欲望的境界。欲望时时在干扰着我们,它要咬我们的头、咬我们的脚,如果我们没有守好自己的五根,很容易在社会上受到伤害。不守五根,则外境处处都是会伤人的陷阱,就像这个野干一样,如此,慧命就会得到伤害。我们学佛就要先学会时时守好自己的心,遵守本分,不要让心有一分一秒放欲的机会,这就叫修行。


7000块钱的包

——20190608 布里斯班

有对夫妻,妻子非常要面子,她看中了一个7000块钱的包,丈夫难以置信——一个包怎么卖7000块钱呢?丈夫说:“这包我看就值70块,它居然要7000块钱!你要买,70元就可以买了,为什么要买7000块钱的呢?如果你用这7000块钱买70块钱一个的包,你可以买100个呢,其实和你买7000块钱的有什么差别?”他的妻子说:“当然有差别了,你背上这个7000块的包,走到马路上回头率特别高。”丈夫瞪了妻子一眼:“那你背上100个70块的包,回头率更高。”100个包背在身上变成卖包的了。

所以人生只是一种心态,人的价值观、人生观、世界观如果歪了,你的心态就会变了。有些人吸毒、赌博,他以为很快乐、很幸福,实际上他们的精神不正、健康受损。他们以为赌博可以让他们致富,他们以为小赌怡情、大赌养家,他们以为人生就是享受。其实,在人间最容易迷失的不是任何的物质和人,而是我们的心。每天都活在欲望当中,去追求那些让身心极度不安宁的事物,你就会怀疑这个世界,因为你的杂念太多,你才会不平静地去看待这个世界。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论坛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