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查看: 117|回复: 0

◆137» 师父每日 FYFY 2021年5月25日《福慧双修》

[复制链接]

2万

主题

2万

帖子

8万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82843
发表于 2024-3-12 17:44:03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本帖最后由 妙言辞 于 2024-3-12 18:29 编辑

 每日FYFY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上一篇:  下一篇: 

一表通

白话佛法

佛法书籍

◆137» 师父每日 FYFY 2021年5月25日《福慧双修》


白话佛法》总目录


◆137» 2021年5月25日《福慧双修》



《福慧双修》

  2021.5.25

“妙法修心”有很多方法,想“解脱轮回”,要学会“福慧双修”。没有福气怎么能够闻到fo法;同样,没有智慧又怎么能够修得好心?而且要了脱生死,必须要明心见性,那一定要佛理和实修相结合。单单念 经、懂理论,自己没实修是很难修成的。

 

很多人执著自己闻到fo法,觉得自己很有福气,然后修福不修慧,天天求家庭、求个人的身体和名利等。有福气却不好好修智慧,就等于一个很有钱的孩子没有智慧,终有一天会坐吃山空。

 

同样,有些人觉得自己比别人有智慧,但是不修福,很多学佛的好机会、布施的机会和度人的机会都被他错过了,因为他连做功德的福气都没有。这种迷恋于自身的一种小智慧,很容易让自己修偏。

 

修福必须要修慧,

享福之人无智慧。

修慧必须要修福,

无福之人难修行。

有福有慧才能行,

福慧双修见本性。

 

不但要“福慧双修”,还要“悲智双运”,入世度众,才能增强自己的信心,启发自身的佛性。所以我们要福慧双修,广种福田,累积功德。

 

举个简单例子,很多人发起慈善工作,因为自己没有福德,所以没有钱来布施,在别人眼睛里只是一个发起人,而且别人总盯住他。一段时间后,果然就听说这个发起人敛财,被赶出了慈善事业。所以无福之人无缘享受救度众生的功德。

 

“有求必应”是善法,

没有功德怎“必应”。

错过fo法太后悔,

今生难把佛性归。

 

学会摄受自己的慈悲心,去除我慢之心,福慧要双修。要想修得好、能修成功,必须下苦功,并有师 父的指导。

 

举个例子,过去很多名人怎么成功出名的?看看齐白石的几个弟子王漱石、梅兰芳等,梅兰芳梅花画得这么好,完全是因为有师 父教得好;再看看大画家唐寅,也是因为有师 父周臣。哪一个历史名人不是经过名师指点而成功?

 

同样,修心之人,如果是无福之人,见明师会错过,见明师会执著,不肯谦让,不肯诚心学,盲修杂修怎能成?

 

很多无福之人碰到好的法门,当面跟他讲都会错过,就是因为他拥有一点点小聪明,但他却丢失了“智慧资粮”。

 

记住,修来的福德不容易保持,要有智慧资粮,才能让你福德庄严。

 

妄语之人无明起,

装傻之人变真傻,

装病之人真生病。

改变一切放下心,

真修实修好心情。

 

拥有福德资粮要有悟性基础。很多人好不容易学到fo法,也拜佛念 经了,然后求什么都当场显灵,因为他的福德还有。等到他的功德都用完了,他会想“怎么越求越不灵”,他增长了无明的贪欲,以为菩-萨不管他了,认为自己烧香、供水果怎么不灵了,让自己陷入了迷惑当中,慢慢地对菩-萨越来越不尊敬,起了退转之心,从而这么好的fo法就被他因为修行的障碍而丢失了。丢失的不只是智慧,而且还有福分。所以人身难得今已得,fo法难闻今已闻,珍惜珍惜吧!

 

过度追求贪欲害,

修行路上遇障碍。

堕落此生寻佛难,

红尘六道轮回转。

 

因为很多人最初贪欲缠心,觉得菩-萨有求必应,这种贪念,把菩-萨的慈悲当成了无休止的索取交换条件。

 

执著之人无自性,

认真学佛找自性,

脱离红尘现佛性。

抛开人间真假情,

才能找到真佛性。
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论坛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